close
中國時報【王銘義/專題報導】
「十月十日晚十一時,武昌城外炮兵隊暴動,火燒總督府及布政使衙門。總督乘軍艦逃往長江中游。武昌城,交通斷絕,詳情不明。」
湖北新軍工八營的革命黨人,在發動武昌起義隔天,日本駐漢口總領事松村貞雄率先向日本外務大臣發出前述《清國革命動亂情報》。
同一天,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也緊急向倫敦外交大臣格雷致電,轉述了英國駐漢口總領事葛福從革命爆發城市傳來的特急電:「武昌處於革命狀態,衙門已被焚毀。總督駐在中國巡洋艦,泊於英國炮艦後方。他已通知總領事說,他不能保護英租界,並請求英王陛下船艦阻止起義軍渡江前往漢口。」
英日外交官即時傳遞了武昌的革命動態,英國駐華公使陸續傳回倫敦的情報顯示,武昌起義前夕,英國已根據武昌美國教會重要情報,電告倫敦外交大臣「清軍即將發生兵變」。
武昌對岸的漢口是華中地區通商口岸,九國在漢口設有領事館,英法德俄日更擁有「租界」。革命爆發後,各國領事與駐漢口的外籍記者,爭相對外發出了革命黨兵變的戰事動態。
在戰事持續衝突過程,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就發布保護外國人生命財產及禁止擾亂租界的文告。軍政府並發布致各國領事照會,承諾所有清國與各國締結之條約繼續有效。
軍政府積極向列強示好,爭取輿論的支持。十月十八日,各國駐漢口領事會銜發出布告,宣稱對中國政府與民軍互起戰事,將「嚴守中立」,這對革命之後對外關係形成有利局勢。
熱門關鍵字: 線上免費A片 A片下載 免費線上A片 lv2011官方網, gucci2011專賣店旗艦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